新京報漫畫/許英劍
  ■ 談股論市
  儘管IPO預披露的密集推出與新股是否批量發行是兩回事,但預披露的密集推出,對於市場來說本身就意味著是一種IPO壓力。
  自4月19日凌晨證監會拉開IPO預披露的序幕以來,至5月9日下午股市收盤,證監會已安排14批共計307家公司進行了預披露。面對預披露的“轟炸”,股指節節敗退,股票市值損失超過萬億元。
  IPO還未真正重啟,股市損失市值就超過萬億元,這樣的結果顯然不是市場各方所願意看到的。為此,不停地有輿論聲稱,預披露節奏並非IPO節奏,密集預披露≠新股批量發行,讓投資者減輕對IPO的恐懼。仿佛股市下跌是由於市場對預披露的誤讀所造成。
  其實市場並沒有誤解IPO預披露,而是有關人士低估了市場對消息面的識別能力。
  雖然說預披露的節奏不等於IPO節奏,但IPO預披露是IPO重啟的前奏這一點卻是無法否認的。而IPO重啟是足以讓投資者聞之色變的。何故?因為今年一、二月份的新股發行,在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里,發行新股高達48只之多。這樣的發行速度不僅創A股發行紀錄,在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。可以說,一、二月份的新股瘋狂發行,已經讓市場為之聞風喪膽。這就是預披露也能給市場帶來巨大殺傷力的原因。
  不僅如此,儘管IPO預披露的密集推出與新股是否批量發行是兩回事,但預披露的密集推出,對於市場來說本身就意味著是一種IPO壓力。因為這些公司預披露的目的,都是為了到市場上來發股票的。預披露只不過是新股發行的第一步而已。因此,預披露對於市場的壓力是客觀存在的。尤其是在目前股市低迷,市場草木皆兵的情況下,預披露對於股市的壓力會進一步放大。
  實際上,正是基於上述兩方面的原因,這就意味著預披露對於市場的衝擊是有可能得以減緩的。這其中至關重要的一點,就是要增加IPO的透明度。
  據筆者瞭解到的情況,今年一月份的新股集中發行,併成為投資者的夢魘,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,就是拿到IPO批文的公司,希望能夠在2013年年報披露之前搶先發行完畢。因為如果不搶著發行完畢,那就要等2013年年報披露之後才能發行。對於已經拿到IPO批文的公司來說,恐怕需要多增加一些程序。而且有的IPO公司2013年的業績已經出現了下滑,如果不搶著發股,恐怕又將生變。如果該情況屬實,那麼監管部門大可將實情如實相告。這是有利於減緩今年一月份新股集中發行留給市場的恐懼症的。
  要消除投資者對IPO密集發行的顧慮,只有管理層明確新股發行計劃才行。比如用不少於兩年的時間來消化目前排隊的600多家IPO公司的上市壓力。因為如果按照一月份的發行進度,只需要用一年時間就可以消化掉目前排隊的600多家公司,但這樣的發行力度是市場承受不了的。
  所以,要減緩預披露對市場的衝擊,減輕投資者的“IPO恐懼症”,監管部門需要拿出一個透明的IPO計划出來,這遠比一次次地強調“密集預披露≠批量發新股”要有用得多。
  □皮海洲(財經評論人)  (原標題:“預披露≠發新股”難解市場壓力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i03aicgi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